第一篇:
哥特式的爱情,没有美丽,只有回忆。
爱,则被吞噬;不爱,则吞噬别人。
所有哥特式的爱情势必会带上死亡的色彩。
压抑而凄凉的爱情,又美丽地让人心痛。这一种感觉的爱情,称之为哥特式爱情。
哥特式的爱情是黑暗,绝望,凄美的。
爱,爱到想把对方禁锢起来只属于自己一个;恨,恨到连把对方毁灭都嫌不够非要让他痛苦地记着自己而活着;怜,怜惜到甘心舍弃自己的一切也要让对方得到幸福;痛,痛到想就此死去不再面对这个那么爱的人。
明明爱,爱到可以为对方放弃一切,却又恨,恨对方让自己迷失,痛苦。明明只要跨出一步就能坦诚相对,又有着无数似乎无关重要却难以逾越的障碍。
一边彼此相爱,一边互相伤害,然后恨,又舍不得忘却,孤独地躲在黑暗中象吸血鬼似的舔着流血的伤口。
这些极端偏激的矛盾竟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,什么样的人遭遇什么样的事,才能产生这般繁盛而荒芜的爱?
繁盛,因这里什么都能衍生;荒芜,这样的爱注定会让两人的世界荒芜凋敝。
两个注定不能一起的人,倔强地和命运搏斗着,想着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地彼此靠近,像两块同极相向的磁铁,再用力也徒劳。
舍不得转过身来,除了对方的爱他们什么都不要,尽管舍弃了对方的爱以后,他们什么都能拥有。
这样互相积压扭曲的磁感线,画出美丽得让人心酸的图案。
扭曲的人性,丑陋的形貌,但是那最初的源流,却是清澈得如孩童的目光。
如果我对你的爱不能让我们一起上升到天堂,那么我们就一起下黑暗地狱吧。
从开始那一刻便背叛了神的爱情,开始了哥特式的爱情。
第二篇:
朋友写论文边玩微博,悲催的说他写到半夜才发现论文还要求写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。宾州在地球的背面,他重头伏案奋书的时间其实是凌晨五点。这个悲剧,呵呵呵。
因为下午有帮他出谋划策,所以就有以“哥特式爱情”为题单独成篇了。哥特式风格的爱情是可以欣赏的命运奇迹,而绝对不愿意让自己成为主角的爱。
哥特式爱情是什么呢?
人言:“萝莉爱大叔。”
一言以蔽之,哥特式爱情就是这样子的。
以神秘、阴郁、黑暗、年长等等词汇为标签的男主角,遇到天真、单纯、阳光、可人的少女,命运的大幕由此徐徐拉开,哥特式爱情故事出发去往下一站。
其爱情舞台的背景板涂色包括善恶、爱恨、因果、恐怖,神秘,超自然,厄运,死亡,颓废,癫狂,焦虑,紧迫,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等。
历史成了传说,传说成了神话,故事开始了,在很远很远的地方,很久很久的以前,在十七十八世纪那遥远的年代和荒僻的地方,比如呼啸山庄的荒原。因为冥冥中的命运,人物被约束和囚禁在狭窄的空间和鬼魂出没的建筑内,由此将悬疑、爱情等等交织在一起。
神秘的继承权、隐秘的身世、丢失的遗嘱、家族的秘密、祖传的诅咒,这些都是哥特小说常见的元素。同样是贯彻着无巧不成书的总原则。到最后,悬疑解开,歹徒暴露,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障碍扫除。
不过,这种爱情有别于言情小说里的爱情。两者的区别是:哥特式小说通常描写神秘冒险故事,其爱情障碍往往来自歹徒;而言情小说描写家庭平凡琐事,其爱情障碍往往来自男女主人公本身。
周六下午看了《宾虚》,当犹大·宾虚见到久别的儿时玩伴伊尔莎时,两人为默默无声的爱道别的时候,是这样说的:
宾虚说:“如果你不是新娘,我会和你吻别。”
伊尔莎说:“如果我不是新娘,我们何需道别。”
这么含蓄的话语是很令人玩味的。又有一段名言:“你是我面包上的黄油,是我生命里的呼吸。”在《呼啸山庄》的哥特式爱情中,同样的故事则是这个样子:
“ 我回家了,我的爱人,冷酷的希斯克利夫,你让我魂萦梦牵,你是我唯一的主人。”
在《弗莱肯斯坦》中,同样的故事则就没有合适的语言来形容了。北极冰原上,作为笔者的“我”正在聆听科学怪人在回忆他的过去,而他的造物就在不远处逡巡,最后与其一其共赴死亡。